Cursor 使用最佳实践:从入门到精通

afcppe 发布于 2025-09-18 10 次阅读


1. 什么是 Cursor?

Cursor 是一款基于 VS Code 的 AI 原生 IDE,内置了 GPT-4o、Claude 3.5 Sonnet 等最新大模型,支持代码补全、重构、解释、测试生成、Bug 修复等全流程 AI 辅助。
一句话总结:把 AI 当同事,而不是工具


2. 安装与初始化

2.1 安装

  • 官网下载:https://cursor.sh
  • 支持 macOS / Windows / Linux,一键迁移 VS Code 配置。

2.2 初始化配置

// settings.json(全局)
{
  "cursor.general.openaiModel": "gpt-4o",
  "cursor.general.maxTokens": 4096,
  "cursor.general.temperature": 0.2,
  "cursor.features.autoComplete": true,
  "cursor.features.autoTest": true,
  "cursor.features.autoDoc": true
}

3. 核心功能与最佳实践

3.1 代码补全(Tab 补全)

  • 触发方式:写完一行按 Tab,或 Ctrl+Space 手动触发。
  • 最佳实践
  • 先写注释或函数签名,再按 Tab,命中率提升 30%。
  • 复杂逻辑先写伪代码,Cursor 会自动展开实现。
# 示例:先写注释,再按 Tab
#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,使用动态规划
def fib(n: int) -> int:
    # 按 Tab 后 Cursor 自动生成
    if n < 2:
        return n
    dp = [0, 1]
    for i in range(2, n + 1):
        dp.append(dp[i - 1] + dp[i - 2])
    return dp[n]

3.2 代码解释(Explain)

  • 快捷键:选中代码 → Ctrl+K Ctrl+E
  • 最佳实践
  • 对遗留代码、第三方库、正则表达式使用,节省 80% 阅读时间。
  • 让 Cursor 生成“人话版”注释,直接插入代码。
// 选中以下代码后按 Ctrl+K Ctrl+E
const re = /^(?=.*[a-z])(?=.*[A-Z])(?=.*\d)[a-zA-Z\d]{8,}$/;
// Cursor 解释:至少8位,包含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的密码正则

3.3 重构与优化(Refactor)

  • 快捷键:选中代码 → Ctrl+K Ctrl+R
  • 最佳实践
  • 先让 Cursor 给出 3 种方案,再选其一。
  • 对性能热点、重复代码、复杂条件语句使用。
// 重构前
if err != nil {
    log.Printf("failed to open file: %v", err)
    return err
}

// 重构后(Cursor 建议)
if err := openFile(); err != nil {
    return fmt.Errorf("open file: %w", err)
}

3.4 单元测试生成(Test)

  • 快捷键:选中函数 → Ctrl+K Ctrl+T
  • 最佳实践
  • 先生成 happy path,再补充边界条件。
  • 对私有函数,先生成 public wrapper 再测试。
# 原函数
def add(a: int, b: int) -> int:
    return a + b

# Cursor 生成的测试
import pytest
@pytest.mark.parametrize("a,b,expected", [(1, 2, 3), (-1, 1, 0)])
def test_add(a, b, expected):
    assert add(a, b) == expected

3.5 Bug 修复(Fix)

  • 快捷键:选中报错行 → Ctrl+K Ctrl+F
  • 最佳实践
  • 先贴错误日志,Cursor 会定位到具体行。
  • 对并发、空指针、类型转换错误效果最佳。
// 错误:cannot borrow `vec` as mutable more than once
for i in &mut vec {
    vec.push(i * 2);
}

// Cursor 修复:使用索引
for i in 0..vec.len() {
    vec.push(vec[i] * 2);
}

4. 进阶技巧

4.1 自定义 Prompt

.cursor/prompts 目录下创建 team.md,统一团队风格。

# 团队规范
- 使用 TypeScript 严格模式
- 函数不超过 20 行
- 优先使用 async/await
- 错误处理统一用 Result 类型

4.2 多文件上下文

  • 使用 @file 语法引用其他文件,Cursor 会跨文件推理。
# 在 service.ts 中
@file:types.ts
请根据 User 类型生成 CRUD 接口

4.3 私有知识库

  • 上传设计文档、API 文档到 Cursor Cloud,AI 会优先检索。

5. 性能与隐私

维度建议值说明
模型gpt-4o / claude-3.5平衡速度与质量
温度0.1 ~ 0.3生产代码用低温
隐私模式开启本地模式敏感代码不上传云端
缓存开启重复请求秒回

6. 常见误区

误区正确做法
完全依赖 AI 写代码AI 生成后必须 review + 单测
一次性生成上千行分模块、分函数逐步生成
忽略上下文先写注释、类型、测试用例
滥用高温度生产代码用 0.2 以下

7. 实战案例:10 分钟完成一个 REST API

需求:用 FastAPI 实现用户注册接口,包含邮箱校验、密码加密、JWT 签发。

7.1 步骤

  1. 新建 main.py,写注释:
   # FastAPI 用户注册接口
   # POST /register {email, password} -> {token}
  1. 按 Tab 生成骨架,再逐步细化:
  • 输入校验(Pydantic)
  • 密码加密(bcrypt)
  • JWT 签发(PyJWT)
  1. Ctrl+K Ctrl+T 生成测试:
   def test_register_success(client):
       res = client.post("/register", json={"email": "a@b.com", "password": "123456"})
       assert res.status_code == 201
       assert "token" in res.json()

8. 总结

阶段目标Cursor 用法
设计明确需求、接口、数据结构用注释 + Tab 生成骨架
编码实现业务逻辑分函数、补全、重构
测试覆盖边界条件自动生成 + 手动补充
维护修复 Bug、优化性能解释 + Fix + 重构

终极心法:把 Cursor 当作“高级实习生”,给它清晰的上下文,它会给你惊喜。


9. 附录:快捷键速查表

功能快捷键
补全Tab
解释Ctrl+K Ctrl+E
重构Ctrl+K Ctrl+R
测试Ctrl+K Ctrl+T
修复Ctrl+K Ctrl+F
多行编辑Alt+Click
命令面板Ctrl+Shift+P

Happy Coding with Cursor!

此作者没有提供个人介绍。
最后更新于 2025-10-13